2020年8月31日下午,在第十屆中國房地產與泛家居產業跨界高峰會暨2020年度「建築衛生陶瓷十大品牌榜」頒獎盛典上,「中國家裝界教父」、聯合國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廬山手繪特訓營創辦人、江西美術學院創辦人、中裝協家居高峰會執行會長與星藝、華浬、名匠、三星四大裝飾集團創辦人餘靜贗應邀出席並做主題演講。
餘工的演講圍繞著「重器」、「成長」、「藝術」等關鍵字展開,看似有些雜亂,實則獨具匠心。其中許多觀點都堪稱他是藝術家、詩人、哲學家和企業家等多重身分、多元職業、多元經驗的智慧結晶,讓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這件紅色衣服穿了12年,我曾經發誓把家家有藝術這件事情做好,我才換一套服裝。因為紅色是我生命中的重器。
我剛剛走到門外,突然想起國之重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我們看到的國之重器有36位藝術家的作品,掛在大會堂給人深厚的力量。藝術就是有力量。
1
不只國家有重器,地球、宇宙也有。地球的重器是氧氣和金木水火土,宇宙的重器則是N多的客觀法則。那一個產業的重器是什麼呢?剛才侯定文老師講得很好,是增長。如果不成長,這個產業就是日落西山。我想說的是,一個產業的重器就是成長。 成長跟成長有區別,一個是外在的,一個是內在的。
當然侯老師講的增長包括內在的成長,只不過把這兩個字提煉出來了。
我認為人類社會有四種學科:一個叫做宗教,也就是情懷愛等等;一個叫藝術;一個叫哲學;還有一個叫科學。
所以,人類社會這四個重器,當然映射到我們行業的重器,我們瓷磚行業的重器同樣有愛在裡頭,同樣有哲學在裡頭,包括我們今天這個活動,後面有一個關於岩板的論壇,岩板也是一樣有哲理和科學的。而我今天主要講這四樣裡面的藝術。家空間重器一定少不了藝術,而藝術可以讓人成長,所以,我今天要講的其實是兩個字:成長。
剛剛播放了一個短視頻,裡面講的是我最近做的事。我對侯老師今天講的話印象深刻,我覺得她每句話都是針對我說的。可以這麼說,今年是我情況大好的一年,其中一個集團7月底的業績是去年前6個月的總和,當然今年1-4月份是沒有開工的,而且我這個集團還留了13個億的業績在後面,今年的業績超去年的30%應該沒問題。
為什麼我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企業的重器掌握得比較好。剛才侯老師講的7個環節,我們幾乎都做到了,包括現在講到的藝術。這就是企業行銷,資本行銷。
2
景德鎮政府很給力,給我一萬個農民家,每個農民家給我10萬塊錢作補貼,就是為中國陶瓷業做一萬個農民家的藝術館。中國有300多萬的藝術家可以為陶瓷產業做一點事。做什麼事?用藝術家也就是藝術的重器來幫助家居產業做一點事。我當初的出發點是為家飾業,政府的出發點是陶瓷藝術,我們家居產業的出發點讓陶瓷有藝術。
這個重器用過來,對今年的疫情,特別是今天到位的陶瓷行業,我跟張總、餘總見面比較多,反覆到他們這裡創作搞藝術。
還有一個重器很厲害,那就是小朋友的參與,客戶的參與,藝術裝飾能夠為客戶的家帶來成長。這不僅是體現在藝術的感染力,也體現在客戶本身的參與。
我今天帶來的交流是:賣磁磚,就要賣整體藝術磁磚;做家裝,就是要做整體藝術家裝。
一直以來,包括幾千年前的古埃及時代,陶瓷一直在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個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塊磚賣到3000元,我認為一塊磚可以賣到6800元,如果將藝術賦予家,可以賣到6.8萬元。
這幾年來,我一直投入到藝術開發裡面去,開發藝術瓷磚水彩陶,花了幾千萬。我還沒注意到岩板這個事情。 2月的時候,我曾經的一位職員跟我說岩板馬上就會旺起來。今年和去年,我兩次參加陶瓷產業的會議,都說過陶瓷產業的春天要來了。
之所以說陶瓷產業的春天來了,是基於研發成功的水彩陶,我可以讓每個客戶家中的水彩陶獨一無二。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想辦法讓每個客戶參與,我挑最困難的一個地方,到農村去實施這一點,為陶瓷行業作榜樣,農民用得起,大師願意為農民去創造。
剛才侯老師還講到了一個關鍵字,那就是「舊房改造」。我有一點不太贊同她講的,精品房裝修我不贊同,我們公司今年的業績之所以增長是因為老客戶,因為我們透過30年的努力,4個集團員工發展到1.7萬員工,有一千萬的老客戶,4月底開工復產後一直得不可開交。今天本來想把我們杭州周圍的幾家公司的設計師請過來參加會議,請不動,忙。他們都說我真的抽不出時間,不行。我說我的課你不來聽,你聽誰的課。但他們真的是非常忙,都是回頭客。
我給陶瓷業研發出來的水彩陶,就是直指舊家居和更新,做到門板面用陶瓷,茶几面上用陶瓷,天花板用陶瓷,地面不用說,而且是藝術的陶瓷,讓每個空間都得到藝術提升。
3
我昨天在上海也跟三棵樹簽戰略合作協議,我想要藉三棵樹的平台,三棵樹借助我們水彩陶產生原創的東西與他們的塗料結合起來。我們在一個很高端的空間裡面吃飯,不好意思,我說我們就吃飯吧,吃完飯就走了,想找一個合影的地方也沒有,牆面是空的,全部是建材板。就像現在這裡,合照的地方沒有。走到外面去,那些國家領導人合照的地方就藝術;北京人民大會堂合照的地方就更多,如果人民大會堂也把這個藝術拿走,你說怎麼合照?我們很多會議也沒有合照的地方,還有很多總裁的空間連合照的地方都沒有。這樣帶來一個話題,舊翻新有市場,從家裡面合照的地方切入5G到來。
5G到來家裡面都需要有合照的地方,你在家裡面辦公,跟你遠距的生意夥伴看到你是有背書的地方,能夠合影,經得起人家在螢幕上看。你如果沒有這個背景牆和藝術牆,就顯得沒有文化。國之興旺和成長必須有文化,還要有哲理。
昨天我們沒有地方合影,我跟他們說,如果這是一幅劍橋大學科學家的精神牆,牛頓定律,高斯的數學公式,或者是我們的孔子、老子等等一些國學經典,那我們在這裡吃飯,不是說要合照找不到地方,那是必須要合個影。因為它給人帶來了成長,這個餐廳不只是菜做得好吃,是重器,還有文化享受,是一個讓人成長的地方。剛才講到的地球重器金木水火土,一個人的成長何嘗不是金木水火土呢?
這個空間就是通,景德鎮一萬個農民的家。我們的題目就是因為北京大學院士作總指導。他們說餘工你不能動一草一木、一磚一室。我說你什麼都不讓改變我很難做到,這樣行不行?不改變一草一木,我把現有的草打造成景觀,現在的菜地還是菜地,但是我變成景觀菜地,菜園美學,我們透過藝術,我們不動這樣的庭院,不准拆牆,不允許貼牆板,但我們可以賦予藝術,這是一個自然空間。
一個沒有庭院生活的孩子很有限,很難成為社會精英,因為庭院給人帶來智慧,仰望星空,仰望大自然和太陽,腳踏實地。
4
剛才侯老師講到了限制企業的兩個板,一個是天花板,一個是老闆。我們庭院直通,沒有天花板,讓人生產生一種天花板,這個天花板掀掉通有更多的嚮往和更多的思考,我們的藝術瓷磚可以體現這一點。
我們在過去鄉村裡面的天井,包括這個街道,如果這個街道前面是一堵牆,不通你不會去,不會去,就不活,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很有道理。 我們打造家居空間,應用磁磚的時候,讓藝術把這個死胡同走通。 我們之所以把工作開展好,就是善於給員工打通各種閉塞的地方,80%的員工都是我自己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們公司很穩定。這就是通。
過去三十年做這樣的事情:第一就是讓孩子有書讀,可以讓老人治病。我們打造一個致富的天花板,這個就是有限的。第二個我打造的是人。打工真的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一定要創業,我提出人人做老闆,我們締造企業,就是人人做老闆。我跟新來的員工說,你三年不能成為老闆、不能成為經理人是不合格的。所以,我們在這裡也是通的。
公司是這樣的,家庭也是這樣。我11歲時很嚮往巴黎的生活(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仍然拼命讀書,我老爸是人民教師,他響應號召支援農村,最後沒有回到商業裡面去),後來成為我大學畢業前的目標,我必須透過努力學習才有機會去巴黎,同時被建築感染,所以我學建築。我做漂亮的、美麗的、經典的,帶給人類智慧和帶來成長的空間環境。這是我放棄以前的工作做家裝的原因。 80年代誰都看不起家裝,我一直做到今天快70歲,仍然是做家裝。我的道路就“通”,“通”就是“順”,“順”就是企業的“和”。
這個牆面賦予藝術,噴的是一片理想,你賦予草原,那是給予它嚮往。為什麼我們的天花板只用建材呢?不可以像過去皇家的寺廟等古典建築?一直仍然捨不得拆的建築就是藝術。我們裝修為什麼不能落地?我們的裝潢二十年就是垃圾,資源浪費不說,這是耽誤一代的成長。你不給一座廟一片藝術,那就沒有陽光,就沒有人去;你不給一個學堂一片藝術,那培養出來學生就是只知道去賺錢,沒有用重器去服務社會。
5
每個人都是有重器的,這個重器就是通,這個重器就是和,這個重器就是人生理想。空間裡面充滿藝術,讓家庭的孩子和老人充滿夢想,一定要讓空間有夢想。
有夢想的空間,孩子和全家都很快樂。很多企業沒有藝術,只有老闆辦公室裡有一個大展宏圖什麼的,這是不夠的,洗手間也得有。我曾經講過一個課,這是我自己研發出來的,忘山、忘水、忘時光,我們要讓洗手間忘時光感,忘時光感就是通,讓我們的瓷磚賦予庭院空間,賦予洗手間空間,賦予走廊空間,將所有的空間賦予時光感,對於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寶。
剛才講到大自然的重器,也講到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時光。 我們陶瓷產業真的可以利用這些天然的不花錢的東西,不只是用大理石紋,這些美我們都可以引入進來,現在的科學技術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到,哪個企業都可以做到,大家參加這樣的講座多了以後,在理念和信念方面可以打通很多關口。這是通,但是要回到實力。
我很贊同老師講的不要人家做什麼你跟著做什麼,我一直沒有這樣做。家裝方面,每年推出新概念和新理念;管理方面,一開始沒有改變過,立足於7個階段。 1993年的時候,我的廣告費是320多萬,做品牌。我開工的第二年開始辦報紙,做通路;開工第一年,我再忙也要到清華去讀書,每年一個月時間在外面學習。做企業的人,不讀書的肯定不會走到現在——20-30年前幾萬家的裝修企業,到現在不超過30家還存在,有幸這30家裡面我就佔了4家——一定要學習。遠足的過程就是學習,請了清華北大的精英講課就是學習。
所以我們整個管理架構到現在都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是人越來越多,業績越來越好,碰到的困難也的確是越來越多,當然聚集的力量也越來越厚。所以,我在十年前脫離公司管理,我就專門做開發,做空間研發,包括現在的水彩陶。
我們剛剛講「成長」這兩個字,我是有把握、有底氣的。 第一,鄉村很快就成為我們瓷磚業的唱主角的大市場;第二,鄉村的生活是人們嚮往的。 我們曾經嚮往的城市生活原來是個誤會。我住在這裡(農村),我就是不願意走,我發現請來的客人都不願意走。因為現在是網路和物聯網時代,完全不在乎你在哪裡,你在鄉村可以過著悠哉悠哉的生活,而且智慧更高。
我們磁磚產業直指人類的重器,我們之所以區別同樣做建材展示廳的動物們(小鳥也是住在木製的房間裡頭的),是因為智慧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器。藝術就是智慧。
所以我在這裡非常想提議大家支持我們的首屆智慧鄉村數位化設計競賽,等一下就要啟動了,把你們御用設計師調動起來,參加這個競賽。
這個競賽的主題是智慧家居,智慧瓷磚,讓瓷磚煥發出金木火土所有的力量,讓我們這個石頭板、建材板成智慧板,這個就是水彩陶成為智慧板,俄羅斯畫家待在這裡不願意走。在這樣的空間,大家一起創造智慧,中國幾百萬藝術家都可以參與到我們這個行業來,我們這個行業真的可以從600元上升到6000元,還可以上升到6萬元,這不是10%的成長,我們可以做到30%的成長,甚至是100%的成長,這樣國人會成長。
這是我站在這個講堂的願望,在我有生之年最好是五年之內實現這個願望,不然死不瞑目。